行业动态

中华寿桃种植技术及要点


文件名:2bdf84b4730bcd01 | 文件格式:PDF | 文件大小:566KB | 下载量:12


中华寿桃是中国北方桃品种群中冬桃的自然芽变品种。果实个大,平均单果重350克,最大1000克,一般着色率达80%,品质好,较丰产,晚熟,耐贮运,经济效益较好。近年来随着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,中华寿桃种植已逐渐成为一高效特色产业,种植面积逐年增加,市场前景看好。尤其在太行山浅山区,坡度较缓,土层较厚,昼夜温差大,果实品质好,适宜中华寿桃种植。但因中华寿桃成熟晚,管理技术较复杂,生产成本相对较高,影响了该品种的种植效益。为此,近年我们进行了浅山区中华寿桃省力化栽培技术研究,现总结如下。寿桃2.jpg

栽培过程关键点施底肥:窝施农神生物有机肥10公斤+15-15-15复合肥+铁锌钙中微量元素肥料50克,其他栽培要点如下:

1. 宽行密植建园,便于管理。栽植密度要便于管理和机械化作业,节省劳力,提高工作效果。适当增大株行距,采用3×56米。

2.合理配置授粉树,保证坐果。授粉树按4∶1的比例配置,授粉品种花粉量要大,可用新川中岛、美帅、北京14等品种,可明显提高坐果率,节省大量人工授粉用工。

3.降低树高,长梢修剪,减少其他相关用工。采用自然开心形或Y形树形。Y形树形通风透光,果实品质好,便于管理,树高较低,2.5米左右,主枝基角开角70度、腰角60度左右,防止树体早衰。进行长梢修剪,缓和树势,减少夏季修剪量。适当短截细长花枝,回缩下垂花枝,疏除病、弱花枝,减少疏花疏果工作量。

4.控制树体旺长,减少夏季修剪量。中华寿桃幼树生长量大,新梢每年可抽生24次副梢,成形快,丰产早。但也容易造成枝条徒长和树体郁闭。使用抑制生长的激素如多效唑、矮壮素等能有效控制树体旺长,达到控冠、早果、丰产的目的。在浅山区株行距3×56米密度下,5月新梢长1520厘米时树上喷施浓度300倍液多效唑,控梢效果非常明显,且促花效果也好,可明显减少夏季修剪量。寿桃4.jpg

5.桃园放蜂,提高坐果率。一般亩放置一箱蜜蜂,注意花期放蜂期间不能喷农药。

6.及时疏花,减少疏果工作量。桃树花芽量大,开花坐果需消耗大量养分,如果考虑节约养分的话,疏花效果好于疏果。在开花前1周的花蕾期进行疏蕾,宜早不宜晚。用拇指与食指抹去枝条背上和背下的花蕾,疏去整株树花量的1/3左右。长果枝疏前部和后部的花蕾,保留中部的花蕾;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保留顶部花蕾,去掉后部花蕾。

7.合理负载,减少果实套袋投资。中华寿桃生长期长,易受多种病虫危害,易裂果,皱皮,目前多进行果实套袋栽培。每亩产量控制在2000公斤左右,果大整齐。套袋可使果面光洁,防止日烧,促进着色,减少裂果。套袋时间6月初至6月中旬,套袋前5天喷杀虫杀菌剂。果袋一般选用木桨纸袋,双层,外灰内黑。套袋后幼果要位于果袋中央,采收前1015天摘袋,先撕开袋口,2天后去袋。寿桃3.jpg

8.果园生草或覆草或覆地布,减少除草用工。施行果园生草或覆草制,可减少土壤耕翻和除草用工,利于水土保持,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,肥沃土壤,健壮树势,提高果实品质。

9.水肥一体化,节水节肥省工。浅山区一般土壤干旱,肥力差,为节水保肥,提倡建设节水设施如滴灌、微喷、小管出流等,可显著节水,且能将可溶性肥料结合灌水施入桃园,实现水肥一体化,可节水30%40%,节肥2030%,节省人工50%60%,果品增产15%25%。水肥一体化设施前期一次性投入较高,但一次投入可10年受益,每年每亩节省各项投资约300元,一般34年可全部收回投资成本。

10.搞好病虫害综合防治,减少喷药成本。实施病虫害综合治理,预防为主,合理用药,减少用药次数,降低果园用工和成本。中华寿桃主要害虫是蚜虫、红蜘蛛、天牛、食心虫等;主要病害是褐腐病、流胶病、叶片穿孔病等。防治病虫害一要选用高效低毒无公害农药,二要抓住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,在关键期用药,减少喷药次数,提高喷药质量,降低病虫害防治成本和减少农药残留量。

11.实施物理防治,减少农药投资。应用黑光灯、性诱剂、粘虫胶等物理防治技术,可明显降低桃园害虫基数,减少桃园喷药20%左右。其中黑光灯具有一次投资、多年受益的特点。

12.应用果园机械,提高工作效率。桃园实施宽行栽培,便于果园机械作业,如应用割草机、开沟施肥机、弥雾机等果园机械,可显著节省用工、提高工作效率、降低生产成本。寿桃1.jpg


文件名:2bdf84b4730bcd01 | 文件格式:PDF | 文件大小:566KB | 下载量:12